
今天纯闲聊,仅代表我个人的立场。
万亿国债的刺激下来了,财政赤字的数字也上去了。决心表示出来了,剩下的也不好多说什么。到底是有用还是没有用,立华我个人倾向于,今年有用,明年未知。
今年的经济增长不及预期,统计局说有信心,但是统计局的信心是做账的信心还是实际的信息,我们都知道。所以,需要真金白银的刺激。
于是,国家找银行借钱,银行包装一下卖给理财的居民,就这么把储蓄层层套出来,用来刺激经济。手段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,很难讲,但是我们的负债并不是各级政府均匀负债,而是最高层面的中央债务低得很。
所以,完全不担心这钱还的上还是还不上的问题。该买买,放心买。
这次的手段是中央政府借钱,直接发给地方政府,让地方政府刺激经济。今年还有三个月不到,所以刺激的效果必然能出来。
但是摊到明年,能持续多久,是个问题。毕竟一年只能管一年的账。受了灾的地方确实需要重建,气候变化下的风险问题确实需要解决,一笔账管了三件事,看起来确实是个好事。
但是,地方政府拿到了钱,今年就要涉及一个施工的问题,从立项到实施,时间就这么一点,刺激的作用一定非常巨大,所以我认为,今年的刺激能够见效。
但是明年的施工周期内,尾款结算的时间就不好说了,毕竟,明年的地方政府一定更加困难。土地出让金见了底,所有人都知道,这钱东西挪对,能到哪里,监管是不是严格,就成了一个刺激能不能就位的挑战。
所以,明年能不能刺激到位,我们暂时不太清楚。
政府加上了杠杆,地方就有可能把隐性的债务转化为显性的。财政政策向着极限操作的方向去了,无非是世界各国都在走的路子。
说到底,还是要抻。这一波只不过是为了多抻一段时间。
多抻一段时间,前提是现在多抻一段时间,现在抻住了,将来才有说将来的机会。毕竟,讨论老有所依还是老无所依,首先是能活到老。
真正的考验并不在今年,今年的年,还是能过安稳的。
